今天,港股大涨,特别是香港的银行股带头上涨,比如汇丰银行。
导火索,是一则“大量富豪正在把钱从美国、瑞士转回香港和新加坡”的传闻被大量转发。
(相关资料图)
随后,香港银行员工不放假、汇丰分行7天连续营业、香港保险销售爆单等传闻也与此消息一同加速发酵。
从逻辑上讲,讲得通,所以市场才愿意相信。
但是具体的数额,估计会有夸大的嫌疑。
面对欧美银行业存在的巨大风险,欧美当地的民众在排队取钱,海外的大客户,将资金转出,也是无可厚非的。
这样一来,自然会进一步加剧欧美银行业的压力。
最近几天,因为美国方面放出“存款完全由政府兜底”的风声,暂时稳住了市场信心。
但这话,更多的是讲给普通老百姓听的。
对于真正的大户来说,他们会放心?
并且,所谓的政府兜底,只是说一说,美国国会很大概率会反对这一方案!
美国政府从来都是一个“有限责任政府”,而不是“无限责任政府”。
目前,美国金融系统的问题,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。
导致美国中小银行出问题的最主要原因,是按揭贷款。
美国90%以上的按揭贷款都是固定利率的,期限20-30年。前几年,美国市场上接近零利率,所以按揭贷款利率极低。
去年以来,美联储大幅加息,这些低利率的按揭贷款,对于银行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窟窿。
美国的几家大银行,按揭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占比仅20%左右,而中小银行的此类资产比例大于50%。
所以,最先倒下的就是中小银行。
明天凌晨,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就要出来。
目前市场预期是加息25个基点,概率为88.6%。
按照这个概率,那加息25个基点,基本上没跑了。
在硅谷银行破产前,市场预期的是加息25个基点;结果,各种折腾了一大圈(先是喊要加息50个基点,然后在硅谷银行破产后,又有人喊要停止加息),还是回到了原点。
关键,是看鲍威尔关于货币政策的前景展望:还准备加息几次?加多少?准备什么时候结束加息?年底前准备降息吗?
这些都是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。
目前,美国和欧洲的通胀压力都还很大,并且接下来仍然不小。
在这种背景之下,美联储和欧洲央行,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。
主要还是看美联储。
明天凌晨,鲍威尔的讲话,可以看出美联储的态度。
哨兵认为,美联储不会很快开始降息的,至少不会像上周市场赌的那样宽松。
道理很简单:美联储代表着美国大银行、大财团的利益。
目前出问题的是中小银行,如果危机继续发酵,那些中小银行继续破产,那么,大银行们,反而可以“大鱼吃小鱼”,割一茬韭菜。
像硅谷银行这种,接下来它的优质资产,必然会被大银行吃进肚子里。
对外,也是一样的,美元潮汐割其它国家的韭菜,也是美国的一贯尿性。
所以,美联储继续加息、让危机继续发酵,是符合美联储背后的大财团们的利益的!